“电话手表”是一种集手表、通话、定位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式通讯工具,因为有定位功能,被无法实时守护在孩子身边的家长看作孩子的“守护者”。近年来,电话手表几乎成了孩子们的标配。随着电话手表的功能在无限延伸,电话手表逐渐成了一些孩子之间互相攀比的对象,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又让家长们担心起来:电话手表可微聊、可好友圈留言评论、可拍照甚至视频,孩子们的朋友圈也在扩大,万一泄露隐私、交友不慎怎么办?电话手表功能多,屏幕小,沉迷其中引发近视怎么办?影响学习怎么办?
现象:
成攀比电话手表成了智能手机“迷你版”
“妈妈,别的同学都有电话手表,我也想要。”刚上小学三年级不过半年的彤彤,向妈妈提出了“购物”需求。
说起电话手表,其实彤彤妈早就想给孩子买一块了。平时放了学或是周末,彤彤经常会自己到小区玩耍,或是到同学家串门。到了该回家的时间,彤彤妈为了“回收”孩子,不得不满小区转悠着寻觅,或是到别人家敲门找孩子。“有一次因为不知道孩子具体在哪儿,足足在小区里找了一个小时。”听说现在的孩子都戴电话手表,不光能接打电话,还有定位和防走失功能,这让彤彤妈大为心动,有了电话手表,以后“找孩子”肯定方便多了。
很快,彤彤妈妈从网上锁定了一款电话手表,能接打电话、能微聊、能定位,基本满足了家长的所有需求,价格也不过才几十元,买回家配张电话卡就能使用。
但戴上没多久,这款“廉价”的电话手表就遭到了彤彤的嫌弃。“没法和同学加好友”、“不能视频聊天”、“没有好友圈”、“不能电子支付”……彤彤一一列举了自己电话手表的众多缺点,要求妈妈重新给买一块功能更强大、内存更大、外观更炫酷的“高级表”,“不然我都没法和同学一起交流”。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虽然被叫作电话手表,但不少电话手表都被放置在儿童玩具区域进行销售。但随着市面上电话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多。在销售人员的口中,电话手表既不是单纯的“电话”,也并非单纯的“手表”,而俨然成了智能手机的“迷你版”。
在西单购物中心二层的玩具城内,售卖儿童电话手表的柜台和玩具柜台并排摆放。见到记者靠近并拿起两款电话手表端详,销售人员立刻拿出儿童电话手表的宣传彩页开始推销起来:“别看那两款了,那都是过去的旧款,没什么功能,早淘汰了。来看看这个彩页上的,这是最新款的电话手表,能听歌,能视频通话,能刷公交卡……”销售人员指指记者手中的手机,补充说:“现在小孩这电话手表,就跟大人的手机一样。手机里头有的功能,电话手表里也基本都有。小孩子人手一块......”
而在北京图书大厦销售童书的楼层,记者同样看到了售卖电话手表的专柜。销售人员拿起一款标价1998元的“小天才”电话手表,现场演示起来。只见销售人员“啪”的一声将手表表盘立起,让表盘360度旋转,并同时介绍说,这款电话手表一共有两个摄像头,其中一个摄像头的像素高达1300万,还能用语音控制拍照。接着,销售人员又拿出一本画册,用电话手表对着画册拍摄起来,“手表有智能识物功能,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株植物或是一种动物,但你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你就拍摄下来,电话手表就能立刻显示出所拍摄物体的详细名称”。不仅如此,电话手表还能下载各种APP软件,并能够通过支付宝付款购物等。“您最好直接买个功能多的,一步到位,不然用不了多久就得换新的,电话手表这东西更新换代特别快。”销售人员提醒说。
担心:
毁视力小小表盘功能花样堪比手机
“妈妈,我下楼玩一会儿。”二年级的小宇和家长打了个招呼,就戴着电话手表下楼了。大约1小时后,出门买菜的小宇妈在楼下的花坛边“偶遇”了小宇和同伴。小宇妈惊讶地发现,两个孩子头靠头挤在一起,对着屏幕还不如火柴盒大的电话手表看得正开心。原来,两个孩子在小区遇见后,就各自拿出了电话手表开始交流起来。你给我发个搞笑动图,我给你传个幽默图片,刷刷好友圈,听听音乐,很快,一个小时的工夫就过去了。
“让你下楼玩,是让你活动活动腿脚,看看远处缓解眼睛疲劳,防止近视。你可倒好,这么小的屏幕,你盯着看一个小时,眼睛还要不要了!”小宇妈气得把孩子拎回家教训了一顿。
记者发现,如同成年人刷朋友圈一样,戴电话手表的孩子们现在也有自己的“表圈”。走路计步排名、好友圈评论、积分升级、微聊、群聊等与成年人手机相类似的社交功能,对孩子们的吸引力非常之高,甚至让一些孩子沉迷其中。
早在几年前,教育部就曾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还曾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今年,教育部再次部署,在3月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要求切实加强手机管理,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为了防沉迷、防近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被越来越严格地“管理”起来。但尽管电话手表的功能与智能手机越来越贴近,且小屏幕对视力的损伤可能比手机还要大,但似乎孩子对电话手表的沉迷和过度依赖还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隐患:
泄隐私 电话手表里不安全的“朋友圈”
在淘宝网上输入关键字“电话手表”后,记者发现,电话手表的品牌众多,价格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便宜的儿童电话手表不过几十元,而贵的售价则达到了两三千元。
曾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中国线上市场在售的智能手表约有134个品牌、1057类产品。儿童智能手表在销售的智能手表品类中占比超过了1/3,且市场规模还在逐年上升。
但近年来,国内安全平台上陆续曝光儿童安全手表的相关漏洞。央视也曾曝光过小品牌儿童智能手表存在漏洞、容易引发用户隐私泄漏的问题。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安装了手机安全助手等软件,能够识别病毒木马进行查杀,但部分小品牌儿童智能手表,可能存在被木马植入的隐患。这就让原本应该成为孩子“守护者”的电话手表,反而成了孩子隐私的“泄密者”。
除了电话手表可能发生的“被动泄密”外,孩子在使用电话手表过程中的“主动泄密”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
“妈妈,我又加了个新好友。”8岁的哲哲性格外向,经常和不认识的小朋友聊上几句就能玩到一块儿。自从戴上了电话手表,出门玩时顺便加个好友成了哲哲的家常便饭。“看看这些,都是她出去玩的时候自己加的好友,大部分孩子我都不认识。”李女士翻动哲哲电话手表中的通讯录展示着,屏幕上,十多个好友都是孩子自己“偶遇结识”的。
不仅如此,哲哲还酷爱发朋友圈。放学去哪个公园玩了、周末吃了哪家餐馆、在哪个培训班上辅导课等等内容,都登上了哲哲的朋友圈,时不常,还会模仿大人的样子来张自拍。对此,李女士十分担心,平时自己发朋友圈都会格外注意,尽量避免泄露孩子的踪迹,更不会将孩子的正面照发到网络上,但年纪小的孩子似乎对保护个人隐私毫无概念,肆无忌惮将自己的行踪和生活“赤裸裸”地展示在陌生的社交网络上。“家长有时无法看到孩子的好友圈,也不知道孩子们微聊时的内容,孩子无意间发出的内容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或是加以利用怎么办?”
监管:
功能多 产品过度延展向成人“靠拢”
早在2018年12月,国内首个《儿童智能手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就已正式面世。标准规范了儿童智能手表在机械性能、材料安全、电磁辐射、性能及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试图解决行业标准杂乱、山寨品牌横行、产业链运维质量差等乱象。
不过,这一标准只是对儿童电话手表的产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规范,对儿童电话手表的功能无限延展、设置向成人手机靠拢等问题并未提及。除了关注产品质量,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因儿童电话手表的功能被“过度延展”,甚至向成人智能手机功能靠拢而产生了担忧。
“有的儿童电话手表中内置了不少小游戏,像是曾经在微信上风靡一时的‘跳一跳’‘泡泡龙’等,也被改头换面搬上了儿童电话手表。给孩子买了块电话手表,简直就相当于买了个游戏机。平时家长本来就不愿意让孩子多玩手机、玩IPAD,结果在电话手表上照样能玩儿,这和家长原本的初衷背道而驰。”在屡次发现孩子用电话手表偷玩游戏后,赵先生一怒将孩子的电话手表没收。
一些家长坦言,其实对于家长来说,电话手表只要有亲子联系功能就足够了,没必要太智能化。电话手表过多的额外功能,反而会增加家长的管理难度。
学校:
拒绝电话手表“进校园” 建议家长定期检查使用情况
电话手表到底该怎么用?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对此,多地消费者保护部门纷纷发出提醒。儿童智能手表功能虽多,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不能忽略了儿童手表最基本的功能,如通话、定位及续航时间等。此外,消费者要留意信息安全,购买时注意查验或询问是否允许使用诸如123456这类简单的密码口令,如果允许,则说明在使用时个人信息可能易被泄露。
自从本学期开学,教育部发文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之后,全国不少学校也自发对电话手表进校园说“不”。重庆一所小学甚至就科学使用电话手表发出了《告家长书》,明确表示,有不法分子利用电话手表发布黄色视频,传播淫秽图片,给心理不成熟,好奇心强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电话手表琳琅满目,功能繁多,特别是电话手表加好友、加群没有设限。上传违禁视频和不当言论没法监管,从而导致管理成了一个真空地带。为此,《告家长书》提示,购买电话手表不盲目攀比,不盲目追求时尚,只要能满足基本的通话、呼救、防丢、定位功能即可,从传播根源上阻止黄色信息的传播。
此外,购买电话手表后,家长要务必加强对孩子浏览内容的监管。定期、定时检查孩子电话手表的使用情况;指导、教育孩子养成科学使用电话手表的方法和习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能轻易将信息泄露给他人。一旦发现孩子使用电话手表中的不良行为,务必及时引导,及时制止,必要时立刻报警。
(原标题:娃的电话手表变“迷你智能手机”,“功能过多”也让家长担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