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可能是创伤性的足以改变生活的重大危机,也可能是相对较小的刺激。由于家庭成员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个人的问题通常会对其他家庭成员产生直接的后果。如果解决问题失败,家庭通常会恶化成冲突、胁迫,或者形成一个退缩的循环,带来一定的消极后果。相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家庭,通常可以为所有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家庭问题解决的元素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把家庭问题解决看作一个舞台,家庭凝聚力、适应性和沟通等都会被呈现在一个可观察、可观测的环境之中。用FAMPROS(家庭问题解决质量的评估系统)的六个维度来评估问题解决的质量,也许能在积极行为、消极行为、参与、关系、联合和问题解决等方面,提供一个家庭问题解决的途径。
1.积极行为,包括情感、温暖、赞同、支持或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的部分愉快幸福体验来自家人之间的积极行为。
想象一下,晚上8点多,在外面和小伙伴们玩得一身脏兮兮的孩子终于回家了,一进门就把书包和脏衣服随便乱丢,干净整洁的房间顷刻间变得杂乱不堪。如果妈妈能够对孩子此时的状态表示理解,说出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你今天玩得很累了,但是妈妈担心你的安全,所以我希望你下次注意早点回家。另外,你大概是太累了才没有力气收拾房间,妈妈会等你休整好再一起整理”。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不仅包含了对孩子的理解,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及期望,问题会迎刃而解,孩子也会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情感和温暖。
因此,面对家庭问题时,家庭成员之间需要使用一些积极行为。在家长积极妥善处理问题时,孩子其实也在学习如何正确处理问题和矛盾。
2.消极行为,是指批评、愤怒、不赞同、抱怨、拒绝等表现。同样面对令人头疼的孩子,如果妈妈抱怨甚至批评说“我辛苦打扫的房间就这么被你弄乱了,你还弄得一身脏兮兮的才回家,你真是个脏小孩!一点也不乖!”这样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问题。
家长关心孩子都是出于爱孩子的心态,但由于各种外部或者内在的因素,每个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有的偏向于采取积极行动,有的习惯于采取消极行动。要记住出发点是解决问题,因此妥善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得到对方的理解,做到“对事不对人”,非常重要。
3.参与,评价的是家庭成员在互动中的活跃程度。中国古代盛行“男主外,女主内”,一般父亲占据家庭主导地位,参与度很高,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但当前中国很常见的一种家庭类型是祖、父辈共同抚养孩子,可能就不单由父亲或母亲主导,祖父母也同样有着很高的参与度。
比较理想的家庭状态,是参与能够得到平均分配,不由一个人主导,成员都有所参与,这是评估民主家庭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然,整体参与度低,则意味着低参与度或回避。
4.关系,评估每一对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这是一个双向的编码,区别于单向的积极和消极行为,评价是相互的、双向的,只有当双方互相给予支持和友好的关系时,评分才会增加。
5.联合,评估两名家庭成员“联合对付”第三名家庭成员的程度。比如一个三口之家,有三种不同的联合评估(父亲和母亲对抗孩子、母亲和孩子对抗父亲、父亲和孩子对抗母亲)。在家庭问题解决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母亲和父亲达成共识,一起反对孩子某些行为的情况。
虽然家庭经常出现两者联合起来反对第三者的情况未必是好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父母之间的教育观念达成一致是很重要的,可以避免孩子产生混乱感。如果父母之间的教育观点经常不一致,就可能让孩子无法正确认清自身的问题。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一些自我表露,自愿地与对方分享自己真实的情感、思想与行为等。如果难以避免地在孩子面前发生教养问题的争执,也要让孩子看到争执的过程,看到父母是如何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
6.问题解决有四种具体的编码:问题的定义、解决程度、解决方案的质量、问题解决过程或观点采择。定义,评估了问题被明确定义的程度,家庭问题往往需要被明确地阐述,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但是很多时候家庭成员往往忽视阐明问题的环节,而直接开始抱怨。因此,处理家庭问题之前不妨多一些理性的、客观的问题界定,先弄清楚存在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解决程度,评估家庭成员对问题的解决程度;解决方案的质量,评估问题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评价解决方案是否充分解决了问题,创造性如何;问题解决过程或观点采择,评估的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的程度,比如是否考虑了彼此的观点,是否使用了妥协或接受他人建议等更高层次的处理方式。
亲子之间产生矛盾并不可怕,出现问题不妨试试这三个步骤:阐明问题,找出关键;听取双方的想法;平心静气,讨论谁的方法合适恰当。当然,这三个步骤也同样适用于解决父母之间的问题。
由此可见,FAMPROS编码中给出了很多家庭问题解决的途径,有助于家庭成员妥善、积极地处理家庭问题,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和凝聚力。
(作者王淇熠系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李燕系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授)
(作者:王淇熠 李燕)